當你遠離家鄉的時候,評估你的生活可能會更簡單。對于可以說是20世紀芬蘭最著名作家的托夫·楊松(Tove Jansson)來說,在經歷了動蕩的一年之后,1971年的一次度假標志著一個意想不到的轉折。楊松當時57歲,她的小說《姆明一家》獲得了20多年的好評,她可能已經到了精神崩潰的邊緣。作為一個受人喜愛的兒童作家,她并沒有坐享其成,而是在嘗試一些新的東西,為成年人寫小說。1970年,她的母親去世了,這讓她更加覺得自己的生活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她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我在一種非常不真實、平靜但又如此陌生的感覺中四處走動。”她需要逃離。
那個假期——最后是去美國的長途旅行——顛覆了她對工作和生活平衡的看法,也顛覆了她小說的關鍵主題:家的感覺。拋棄了繁忙的工作日程,楊松不僅將自己沉浸在一個全新的風景中,還沉浸在一個經歷了60年代后社會動蕩的陌生文化中。這段經歷改變了她的作品基調,并幫助她成為50多年后美國人不斷發現的作家。
盡管楊松的全球知名度仍然來自漫畫和插圖小說中那些厚臉皮的姆明,但她的成人讀物豐富而復雜,揭示了人類共存的粘性。楊松表達了一種根植于她的北歐傳統、她的酷兒身份,以及她與美國道德和移民習慣的接觸所考驗的苦笑、多層次的同理心。由于最近阿里·史密斯(Ali Smith)、勞倫·格羅夫(Lauren Groff)等人的介紹,這部成熟的作品在美國悄然擁有了一批讀者群。最近改編自她甜美的自傳體小說《夏日之書》的電影可能會贏得新的皈依者,但真正的狂熱者會抓住最新上映的《太陽城》,它探索了美國生活的一個方面——老年人的孤立——這通常是不為人知的。
《太陽城》,托夫·詹森著